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要闻 昆明资讯网 2024-06-19 523浏览

山东禹城:抗旱保种为农田“解渴”

随着麦收进入尾声,山东禹城市“三夏工作”正式转入抢种阶段。在禹城市莒镇担杖河引水闸,只见引黄干渠内的一汩汩黄河水从引水闸流向高亢地带。“看着水流进地里,我的心算是踏实了。”莒镇水牛李村李国民笑着说。

由于今年禹城降水持续偏少,降水仅51.2mm,较常年同期减少57.08%,田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干旱,针对玉米、大豆等夏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,土壤墒情较差,为确保全市不误农时、不影响农业生产,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,禹城市多措并举织密用水保障网,掀起抗旱夏播热潮。

一本“用水账”,水利部门算了又算。据了解,禹城市科学拦蓄地表水源,充分利用徒骇河、赵牛新河、苇河、施女河等骨干河道和水库通过蓄、引、拦、提等方式做好蓄水保水工作,力争多引、多蓄,储足抗旱应急水源。截至目前,全市骨干河道、水库等水利工程蓄水量约为3700万立方米,达到沟满河平,方便群众抗旱生产。

沟满河平的场景,只是禹城市抗旱保种的一个缩影,多维度管水惜水是今年夏种灌溉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,禹城市按照“先生活、后生产,先节水、后调水,先地表、后地下”的原则,科学合理地用好现有水资源,确保农田灌溉需求得到满足。

“我们结合实际,制定抗旱工作方案,精准调度引黄水量,积极对接潘庄引黄服务中心,统筹干渠上下游、左右岸,采取提前灌、错峰灌、水到即灌、拉长灌期、跨渠联调等调度手段,有效削减用水高峰,确保各镇街灌溉用水需求均衡受益。”禹城市水利局局长王立彬说。

“之前都是靠天吃饭,自从用上泵站的水,粮食现在旱涝保收了。”看着来自泵站的“自来水”通过“小白龙”流进田间,辛寨镇温庄村支书温付兴高兴地说道。

一本“节水账”从“大水漫灌”变“精打细算”,让农民心里有了底。近年来,禹城市水利局联合乡镇组建灌溉服务中心,并分别以灌区为单位组建用水协会,明确用水户代表、协会、会长的职责和义务。通过探索创新“中心+镇级协会+村级分会”运行机制,确立了协会为主体、用水户自主管理、政府监督的管理体系。设立专户,专款专用,会签支取,解决服务中心支付电费、泵站设备大修基金、日常维护等费用。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护进入了“有人管、有钱管、管得好、见长效”的良性发展轨道,农业灌溉水源保障水平不断提升。

“3月份以来,禹城市水利局精心组织专班人员,排查渠道,密切关注水情水位变化,组织机械清淤疏浚,及时处置险情,让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,满足群众灌溉用水需求,确保浇水一片、抢种一片、管好一片。”禹城市水利保障服务中心主任董德波表示。(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)

昆明资讯网

昆明资讯网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昆明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昆明资讯网 km.affnews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