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农民参缴公积金"冲上热搜,你怎么看?
今天,一则关于农民参缴公积金的评论,冲上了热搜。
起因是,浙江温州龙港市发布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》。
9月1日起,农民可以正式申缴住房公积金。首批13个试点社区,只要年满16岁且没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,包括进城务工人员、个体工商户、在村务农人员等,都可以参缴公积金。
缴纳比例按照不低于龙港市上年度最低月工资标准10%的比例,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。连续缴存6个月后,可享受15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公积金贷款额度。
农民缴纳公积金后,可以获得低息贷款,但可以缴和有没有能力缴,是两回事儿。
我们先来算一笔账。
2022年龙岗市最低月工资标准1840元/月,10%即184元。农民想要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新房,公积金贷款20万,贷30年,利率3.25%的话,月供每月仅需还870元。
乍一看,农民用公积金贷款建房,既拿到了低息贷款解决资金问题,又没有太多的经济负担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,2021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平均年龄41.7岁,月均收入4432元。
但实际情况是,多数农民收入低于平均水平,务农农民在粮食收成好的时候,年收入也就5万左右,刨开日常支出,盈余有限。
且不说外出务工农民平均年龄已有41.7岁,还款30年后已到70,谁能保证收入能够维持现状呢?
另外,有能力缴和愿不愿意缴,又是另一回事儿。
农民不习惯找银行贷款。遇到资金问题,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借钱,亲戚朋友凑一凑,约定好还钱时间就行。
再者,最后公积金能不能用得上,也是个问题。
就目前大部分公积金缴存用户而言,公积金是低息强制储蓄,账户内资金提取频率最高的一项是“租房提取”。
想在买房时用上,还要看缴纳地、买房地两地的政策,不是想用就能用。
媒体对此项政策的评价---“意义不容小觑”。
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群体,有助于强化城乡住房保障功能,体现住有所居的政策导向;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来源,缓解部分地区流动性紧张问题,可谓一举多得,意义不容小觑。
经济日报
政策上,利民向好的初衷大家都能理解。
但,前有鼓励农民进城买房,今有鼓励农民参缴公积金。把“拯救”楼市的关注点放到农民身上,值得再斟酌。
你怎么看这个政策?留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吧。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朝阳东坝万达项目复工 力争2022年年底具备开业状态|城市配套
2022-05-16 18:08 - 北京市住建委:倡导售楼处等在5月13日至15日暂停现场经营活动
2022-05-13 12:07 - 易居研究院:2022年半年度北京集中式长租公寓Top20榜单
2022-07-07 06:08 - 爆抢实景叠墅 850万起上车中央别墅区丨谁是销冠
2022-07-12 18:08 - 存燃油渗漏、熄火等风险 上汽大众召回1765...
2022-06-27 00:25 - 实探广州楼市,政策密集轰炸后,有新盘“一周卖出一个月的量”,豪宅或“默认不限价”
2023-09-14 02:07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