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
文化 昆明资讯网 2023-10-26 588浏览

漯河召陵:产业带动就业 助力乡村振兴“加速跑”

“干一天能挣60块钱,比出门打工方便多了。旺季忙起来还有额外的加班费!”10月20日上午,在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回南村,一座座菊花大棚整齐排列,几名五六十岁的阿姨在大棚内熟练地采摘着菊花。据了解,回南村村民冀歌五年前回乡创业后,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500亩土地,进行菊花种植,目前正值菊花销售旺季,带动了周边村民1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
近年来,漯河市召陵区立足产业发展基础,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不断深挖本土资源,创新合作发展模式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。加快构建“一镇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现代乡村产业体系。在召陵区召陵镇后油李村、大徐村,老窝镇支毛陈村、老许村,青年镇河崔村、河李村,万金镇栗门张村、柿园张村 8 个村进行产业基层设施投入,建设生态农业种植区、绿色农产品加工区、休闲农业观光区等,探索出“企业融资、村集体(新型经营组织)参与、土地入股、农民分红”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,增加农民收入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召陵镇围绕甘薯产业谋划甘薯小镇产业园,计划在白庄、张三岗等村共流转土地2000亩打造甘薯示范基地。老窝镇围绕辣椒产业打造5G智慧农业辣椒产业园,截至目前,老窝镇下堤于村辣椒基地一期已完成300亩高标准示范方种植,争取用3年时间发展成为1800亩的小辣椒种植基地,形成高科技现代5G智慧农业种植基地。

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。在召陵区青年镇,建有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中草药加工基地,并培育种植蒲公英、艾草、金银花、紫锥菊、菊花等多种中药材300多亩。4家种植合作社与漯河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“双绑”工作机制发展,辐射100多户农户,年销售中药材产品400吨,销售收入达160万元,农户人均年收入可增加4000元。老窝镇小辣椒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,辣椒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。青年镇枯河村以“养殖场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不断向农民养殖户免费传授养殖技艺,带动当地民众增收,辐射从事主导产业的鸭蛋养殖农户101户,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占全村农户数的43.9%,更带动2700余人成功就业,村内农民可支配收入高达2.394万元,高于全镇农民可支配收入12.9%。

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。近年来,召陵区共培育省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,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(青年镇)1个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注册经营主体达59家,农产品质量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9.8%;有效期内“三品一标”达11个,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3个;创建省级“一村一品”示范镇村3个。

下一步,漯河市召陵区将围绕全区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实现全产业链开发、全价值链增值。深化“双绑”的农业经营模式,持续推进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镇一业”体系建设,推动乡村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现代化、精品化、订单化方向发展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,加快推进乡村振兴,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(武鹏冲)

昆明资讯网

昆明资讯网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昆明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昆明资讯网 km.affnews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